close

中超前列分子上海雙雄以天價週薪迎來世界級球星Carlos TevezOscar,當球星打破東來安老的傳統,震驚國際球壇。人各有志,有傳台灣首席球星陳柏良欲離開降至中甲的杭州綠城,前往泰國試訓落班,球員來來去去,就如市場進出口的買賣一樣,一國的足球水平某程度上是受這種頻繁交替影響的。

 

足球市場經濟學

 

從前,中超只是過氣球星聚腳地,隨著中國暴發戶抬頭,國內生產總值(Gross Domestic Product)飆升,人民生活水平改善,更多人注視足球運動,而眾集團以銀彈支持各支足球俱樂部,種種因素令市場對球星的需求(Demand)增加,帶動市場均衡價格(Equilibrium Price)變動,數年前北京國安零轉會費簽入Frederic Kanoute,至早前Hulk4,500萬英鎊身價登陸上海上港,球星價格(Price)及數量(Quantity)同樣增加,明星效應能帶動本土足球水平有提升嗎?極其量只能說是「治標不治本」,青訓不好、設施不足還是徒勞,看看他們國家隊成績單就知曉。

 

中、日取態之差異

 

中國市場對球星的「需求」未有停止,Wayne Rooney70萬鎊週薪加盟廣州恒大的消息傳到滿天飛,市場似乎達到完全需求不彈性局面(Perfectly Inelastic Demand),只要你願來,錢就不是問題。日本聯賽卻剛好相反,外國球星不用多,鼓勵球會重視青訓,培養潛質新星繼而「輸出」海外闖一闖,去的球隊不一定是大聯賽豪門,薪水也可能不會增加很多,但留洋經驗絕對是金錢買不到的資產,即使外闖不如意,後悔嗎?倒是可以問問未能助漢諾威保級、但以金球救國的櫻花中場山口螢。

出口還是入口好?

 

對港、台灣足壇來說,市場規模及叫座力不如中、日、韓等地,「口」力度亦有限制,但近年無論在水平以至球員輸出均有提升趨勢。溫智豪、陳浩瑋、殷亞吉等在職業聯賽站穩陣腳;那邊廂香港的李志豪及歸化球員法圖斯(Festus Baise)同樣在水平較港超聯高的中甲成為必然主力,後者更成為貴州恒豐智誠的升功臣,而回歸代表隊後進步明顯。回顧11月在港舉行的東亞錦標賽第二圈,昔日雙位數字的差距不復見,只見香港、台灣甚至關島亦有力與強悍的北韓一拼,似乎「輸出」比「入口」來得有效。

 

小器更要成大器!

 

去年某兩場世界盃資格賽,導致台港最大出口市場篡改內外援定義,裡常提著「一家親」,轉過頭來卻修改遊戲規則。人家小器,我們更要成大器,推動青訓,培育新秀,固然是當務之急。外流中的球員更要努力打拼學習,一直挑戰中、港職業聯賽的國家隊隊長陳柏良,轉戰泰超與否仍屬傳聞。無論如何,他日回歸之時,陳柏良豐富經驗將會是台灣足球向前邁進的重要元素。

 

 

文:遠藤保恒 

港、中、日聯賽痴漢,喜歡慢條斯理的遠藤保仁。正努力看日劇、電影及吃壽司拉麵,藉此鑽研日文和大和文化,夢想是泡個日本女朋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gerrard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